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家庭教育是母亲膝下的教育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8-01 09:17:27


孩子的教育这个话题,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关注的,而且不仅仅是家长学校,社会也比较关注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学大的老师将会分享这篇家庭教育是母亲膝下的教育,相信通过我们的分享,大家都能够取得很大的进步,能够懂得如何培养孩子,让孩子快乐的成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读书的时候,老师告诉给我们的标准答案是:“学习并不断的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意思是说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不仅要学习,而且要经常温习。通读整部《论语》,你就会发现朱熹的这种解释不过是从字面意思做了注解,而这样的解释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通读整部《论语》之后,你会发现孔子强调的是“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梯、信、爱众、亲仁”都是在做人做事,只有懂得做人之后,才去学习文化。所以子夏就这样理解:“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因此,个人以为,孔夫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中的“学”,是告诉世人要学会做人,而学习知识不过是学会做人的一个途径而已。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而“学而时习之”中的“时”,个人理解为“及时”。前面谈到“学”是学会做人做事,那么学会做人做事,就必须及时地改变自己身上的不做,能经常及时的反省自己,改正自己身上的错误。所以孔子有话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通俗地说,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及时的改正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

而“学而时习之”中的“习”,意思就是要“学以致用”。“学”是为了什么?在孔子看来,“学”是为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所以《论语》就有这么一段对话,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在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评价好学的标准并不是读书多少、成绩高低,而是“不迁怒,不贰过”——做人的品行是否端正。

说了那么多,我理解的“学而时习之”的意思就是“学会做人的道理,并不断的修炼自己的行为”。所以,在教育孩子时,“成人”要比“成人”更重要,“培养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有了这样的理解,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要有正确的教育观。教育发展到今天,应试教育依旧大行其道,所以无论是学校的教师还是家长,更多的看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在关注孩子的品行方面,花费的精力恐怕是相当有限,尤其是对于学校教育更是如此,很多学校在评价学生时更多的是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因此,作为家长的不能糊涂,细看当下成功人士,你就会发现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并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的品行是否端正。一个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孩子的成功的起跑线不是知识掌握了多少,而是一个好的品行和一个好的心态。

在这一点来说,清代大儒曾国藩给家长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曾国藩曾说:“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封建社会,读书人的目的就在于学而优则仕,读书就是为了升官发财,曾国藩能有这样的见识,实在不简单。曾国藩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儿子参加科举考试,曾国藩在外领兵打仗,百忙之中写了一封家书,告诫家人不要写条子,也不要拿曾国藩的大名去给主考打招呼,能考上自然好,不能考上也无所谓。曾纪泽与曾纪鸿本来对于科举考试就没有多大的兴趣,曾纪泽喜欢的是外语和社会学,而曾纪鸿喜欢的是数学,两人在科举考试上自然名落孙山。但这两位后来一个成了著名的外交家,一个成了一个数学家。可见,曾国藩尊重两个孩子的兴趣,他正确的育儿观成就了两个儿子。

当下的家长,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育儿观呢?孩子成绩不好,花钱给孩子上名校,这样的做法可取吗?且不说孩子在名校能否跟得上学习进度,能否在学校里过得快乐,单就这样的做法就是在教坏孩子——我老爸有钱,没事,我老爸会给我搞定一切。这样的孩子又怎么可能有上进心呢?

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虽看似安于贫穷的行为,但其原因并非安贫,而是乐道。孔子的话给了家长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那么什么样的人生观才算是正确的人生观呢?笔者个人的观点是,人活在世界上应该有一种追求,这种追求就是孔夫子所说的“道”。这个“道”,也就是我们常引用的《大学》中的一句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是,一个人要有好的个人修养;二是,一个人要有远大的志向。而这两层含义又有两层联系。一层浅显的联系,也是我们引用这句名言时往往强调的是,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必须要有优秀的个人修养,因此对于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而是“修身齐家”的当下行为。但笔者认为,应该还有一层深层的联系,那就是如果没有“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修身齐家”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不大的。

前几年,一个故事很是流行,说的是在大西北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有一天一个记者遇到了一个放羊娃。记者问放羊娃:“干什么呢?”放羊娃:“放羊。”问:“放羊为什么?”答:“赚钱。”问:“赚钱干什么?”答:“盖房。”问:“盖房为什么?”答:“娶妻。”问:“娶妻为什么?”答:“生娃。”问:“生娃为什么?”答:“让他放羊。”由是,记者感叹:人生的追求只是如此,那么和动物的繁衍又有何区别。但问题是,我们当下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人生定义是: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组成一个完美的家庭——有一个好好学习的孩子。两相对比,我们的孩子和那个放羊娃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孩子的人生价值又能高到哪里呢?

正确的人生观是人生成功的保证。乔布斯有一句天下人熟知的名言:“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We're here to put a dent in the universe)。”乔布斯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苹果”成了全球最畅销的电子产品,乔布斯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曾国藩也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简单地说,就是君子之志就应该是为国为民。也依靠着这一信念,他也从一介书生起步,最终成为了中兴之臣。

无论是孔子还是乔布斯或者曾国藩,都告诉我们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如果我们要想自己的孩子取得比放羊娃更大的成功,就要教育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同时,我们也需调整一下自己的固有想法:“治国平天下”理应是本,“修身齐家”是末。本固而末茂,教育之真谛也。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一句的意思倒也容易理解: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这句话之所以放在《论语·学而》这一篇,说明在孔子看来,与人交往其实也是一种学习。

有人说:“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想是王牌。”人际交往是一个人性格的体现,我们常说“性格决定气质,气质决定命运”。在当下一个地球村时代,人际交往成了左右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让孩子学会交往是孩子成人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也有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是健康的提现,也是成功的保证。

纵观当下不少知名的大学学生,为何有的人拿着名校的毕业证,却连找工作都有困难呢?归根结底就是他的性格出了问题,他的人际交往出了问题,他的人脉关系处了问题。

让孩子学会交往,首先就要把孩子从钢筋混凝土的家里解放出来,不要让孩子做一个“宅孩”。现在很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一点时间学习,多一点安全保障,不少家长把孩子放在家里圈养起来,让孩子在家里写作业,让孩子在家里看电视,让孩子在家里玩电脑。孩子说想和某某好朋友去玩,家长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生怕孩子走出家门,生怕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变野了,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都在学校里,学校里的同学很多,不是可以交往吗?

事实不是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更多的是在教室里上课,他们是有任务、有目的的活动。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待在上班的地方或者办公室里,只要我们不走出大门,我们就会觉得自己还是处在上班的状态,只有走出了大门,我们的心态才会彻底的放松下来,眼前才有天阔人爽的感觉,而不是上班地点的四角天空。对于孩子,学校的活动就如同大人上班的地点一样。而在课余时间聚在一起玩,这个时候的孩子是放松的,交流与情绪表达是不受限制的,对于孩子来说是真正的交往。

马云在自己的母校长寿小学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要让孩子有时间玩、会玩,懂得玩。”有时间玩才会学会玩,才能在玩的过程中懂得玩。孩子在玩中常与人交往,就需要懂得一些基本的礼仪,他可以在玩中学会礼仪;在与朋友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之间难免会发生摩擦和纠纷,他可以在玩中懂得宽容待人;孩子之间的游戏是很多的,孩子之间的相互承诺也是很多的,他可以在玩中懂得诚信待人;孩子们要把一项游戏活动继续下去,他们就会自己制定各种游戏规则,有规则的游戏才有继续玩下去的理由,他可以在玩中懂得规则的重要性;很多的游戏是一个人很难做到的,孩子要想让游戏更有趣味必须相互团结,他可以在玩中懂得团结就是力量。总而言之,孩子可以在玩中积累生活的智慧,孩子是在玩中成长的,孩子是在玩中学会与人交往的,孩子是在玩中懂得做人道理的。让孩子玩是最好的教育活动与契机,家长切莫把这个最宝贵的教育阵地丢失。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大家可以看到不少的“宅孩”,他们甚至胆怯于与人交往,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要比那些“野”孩子差了很多,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孩子的阳光之气,这类孩子的心理其实是不健康的。一个不会玩的孩子,他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吗?

教会孩子学会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句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表现吗?老师教给我的知识复习了吗?”

曾子在孔子学生中并不是最聪明的一个,其智远不如颜回、子路等人。曾参虽拙了那么一点,其实并不是笨,只是人比较老实,不太说话,喜欢一个人安静下来反思。不过,后来谪传孔子学说的反而是他。他著了《大学》,而著《中庸》的孔子的孙子子思,也是跟他的学生。一般人拿《大学》、《中庸》代表孔子思想,其实是曾参的思想,是孔子的思想与曾子具体实践形成的儒家思想。由此可见,曾子虽拙,但他懂得反省,所以才会有后来孔子“接班人”的成就。

所以,对于当下的父母而言,如果我们的孩子在智商方面没有高人一筹的实力,要想孩子能在今后的人生中取得成就,就必须学习曾参,学习曾参的自我反省能力,在实践与反省当中取得进步。

谈教孩子如何学会自我反省,东汉的蔡邕可以说是教子的典范。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慢慢长大,为了教育女儿懂得反思,他特意写了一篇《女训》:心就像头和脸一样,需认真修饰。脸一天不修饰,就会让尘垢弄脏;心一天不修善,就会窜入邪恶的念头。人们都知道修饰自己的面孔,却不知道修养自己的善心,糊涂啊!脸面不修饰,愚人说他丑,心性不修炼,贤人说他恶。愚人说他丑,还可以接受;贤人说他恶,他哪里还有容身之地呢?所以你照镜子的时候,就要想到心是否圣洁;抹香脂时,就要想想自己的心是否平和;搽粉时,就要考虑你的心是否鲜洁干净;润泽头发时,就要考虑你的心是否安顺;用梳子梳头发时,就要考虑你的心是否有条有理;挽髻时,就要想到心是否与髻一样端正;束鬓时,就要考虑你的心是否与鬓发一样整齐。

蔡文姬在父亲的教育之下,懂得了反省,学会了自我修炼,成了东汉有名的才女。蔡文姬的成长与父亲蔡邕的善教是分不开。

教孩子学会反省,就要不直接对孩子的错误横加指责,而是让孩子冷静下来,明白自己的错误在哪里。胡适母亲冯顺弟的教育智慧就值得我们参考。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有了这样的描述: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胡适母亲虽没有读多少书,但无疑是一个有教育智慧的母亲,他懂得让孩子在心态平静的时候去教育孩子,而不是在孩子犯错后马上对孩子横加斥责,因为孩子犯错时父母的斥责非但不会听,而且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有些孩子甚至认为自己犯错有理。胡适母亲每天早晨让孩子反思,这其实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教育方式,就是一剂好的预防针。冯顺弟注意引导孩子自我反省,也成就了后来胡适的性格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只有通过反省,孩子才能及时修正错误,并且不断地调整自身对于外界信息掌握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以确保能正确把握自己的生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父母教育孩子学会反省,一是要掌握反省的时机,最好在孩子安静的时刻,心态平稳的情况下进行;二是要懂得反省的方式,可以是内心的自我教育,更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用笔头记录下来,并且有计划的拿出来看一看,可以是一周一次,也可以是月一次;三是要注意反省的内容,曾参曾给出了反省内容的答案——为人处世与学习,窃以为,这就是最好的内容。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三年没有改变父亲之道,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孔子的这句话被后人给理解歪了,认为儒家崇尚食古不化。其实孔夫子说这句话不过是打了一个比方而已。依笔者个人的理解,这句话的本意是:有父亲的监督,看这个人的志向如何;没有父亲的监督,看这个人是否能够坚持原来的美德。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这个人有监督和没有监督时是否言行一致。如果能做到父亲在与不在一个样,这个人肯定是一个孝子,而在“首孝悌”的封建社会里,他一样会成为一个忠臣。因此,孔子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君子慎独”,他不过是借“父道”来阐述“君子慎独”的道理而已。

在《大学》中有一段话:“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所谓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孔子强调“君子慎独”,是提倡人格的自我修炼的,这是儒家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修养方法之一,而且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提出的方案是“克己复礼”,即以礼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在乎是否有人监督。时至今日,笔者认为,“君子慎独”的教育意义在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在当今社会是十分重要的,其原因就在于规则意识的背后不仅仅是道德规范,更是法律意识。尊重规则于内心是对自身道德的锤炼,于外部则是对法律的遵从。如今,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所强调的就是要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因此,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当下的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上是有欠缺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车路量较少的红绿灯路口,红灯亮了,而且路上没有过往的车辆,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带着孩子过马路,还是等红绿灯听下来再走呢?这个话题记得在很多年前在某报纸上有过争论,有的人认为要遵守规则,而有的人却认为没有过往的车辆,没有安全威胁,应该灵活处理。笔者个人认为,出现这种争论就是不正常的。从法律层面上说,“红灯行、绿灯行”是一条最基本的交通规则,也是一条最基本的交通法规,而在一个崇尚法治的社会里,遵纪守法是不需要讨论的;从道德层面上说,君子慎独,便更不需要讨论了。

很多人形容中国人是“聪明过头”,说到底其实就是心目中没有规则意识,或者说是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法律意识,满以为自己做的事情只有“你知、我知”,却不知道还有“天知、地知”。也正因为此,近年来,一些国人的不良行为,拉低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在这一点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要有所作为的。而最重要的作为,就是要从对孩子的教育上做起。

孩子的品行是谁教出来的,我想百分之九十是家长教出来的。所以,任何一个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一定让他们懂得对于规则的敬畏,养成他们的好习惯,别忘了“君子慎独”。

如何扮演好家长的角色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实和诚信为主。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

做人如此,做家长亦如此。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总结出,做好家长首先要做到四点:一是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二是要诚信待人,不轻易向孩子许诺;三是交友要慎重,要和益友相交;四是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

如何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

这个话题是很多家长头痛的问题。是要在孩子面前横眉立目吗?结果难免父子不亲,母子生疏。是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吗?结果却总是把孩子给惯坏了。家长如何树立威信,笔者先不讲大道理,先给家长朋友讲一个故事:

道光十六年八月,曾国藩参加“恩科”殿试不第,离京返乡。船过金陵时,他上岸游览六朝古都。在书肆,他看中了一部《二十三史》,但曾国藩举债赴考,身上盘缠所剩无几。踌躇很久,他将自己所带的四季衣裳送进当铺,添作书资。待曾国藩回到家,父亲曾麟书看到儿子面黄肌瘦。打开箱子一看,里面的衣服变成了书;一问儿子,结果外面还欠了一屁股债。做父亲的曾麟书不但没有指责儿子,反而很高兴,并且痛痛快快的把儿子在外面的债给还了。

家长如何树立威信,曾麟书就是这样树立威信的,他不停地向儿子灌输“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所以非常赞赏曾国藩买书的行为。试想,这样的父亲,能没有威信吗?

反观现在很多家长,笔者是一位学校老师,经常看到父母来学校看望孩子,这些父母给孩子送来什么呢?恐怕是零食、玩具居多。还有一次,我坐在办公室,一个孩子到我办公室打电话给父母,他在电话里告诉母亲要买什么玩具,说某某同学也有这个,如果不买就不上学了,母亲经孩子这么一威胁,第二天下午乖乖的把玩具送到学校。

试想,这样的家长在孩子面前有何威信可言?所以,家长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一定要懂得传递“正能量”,给孩子正面引导,如此才能真正树立威信,而且能够影响孩子终身发展。

以诚信待孩子

对于现在很多家长而言,孩子的学习成绩大于天,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不少家长是抛出了很多的重赏。可家长的承诺是许下了,但很多家长往往忘记了兑现。笔者当老师这么多年,从事学校行政管理也有不少年头,有时候经常要“化解孩子与父母的恩怨”,其中有些“恩怨”就是因为家长承诺不兑现造成的。

有一次,初三一位班主任老师带着一对父子来到办公室,一看表情,就知道父子关系非常紧张。一了解,原来最近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行为习惯也非常差,班主任老师找来父亲共同教育小孩,结果父子两吵了起来。原来父亲曾经承诺孩子学习进步就给买“苹果”手机的,结果孩子成绩进步了两名,父亲觉得孩子进步不够明显,所以承诺没有兑现,导致孩子在学校表现得很“堕落”。

这种案例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经常发生。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许多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往往会许以丰厚的奖励。承诺的奖励没有兑现,孩子自然不满意父亲的这种行为,于是用消极的方式激怒父亲。

所以,答应孩子的事,说过的话,家长应该做到。这就让人想起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曾子杀猪。故事的情节不必赘述,故事的主旨就是告诉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作表率,去影响、教育孩子。平时不能轻易向孩子许诺,更不能随着自己的情绪,随意用重要的奖励来刺激孩子。如果许诺以下,又该怎么办呢?那就要坚决落实诺言,这是诚实守信的表现。如果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可以不必言出必果,这样一方面会损伤家长的威信,另一方面对孩子也会造成一种不诚实的不良影响。俗话说的“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虽然是绝对的、片面的,但它至少在这方面告诫我们的家长,父母一定要说话算话,为孩子树一个好榜样。

与朋友交往要慎重

孔子曾经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的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作为家长,我们该和什么样的朋友交往呢?我想不言自明。中国有名言警句,比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等等,都是说环境影响人。当年孟母为了教育好孩子,还特意“三迁”。如此看来,父母交友和孩子交友一样要慎重,父母的朋友圈决定了孩子今后的发展圈子,因此稍有不慎,不仅仅影响自己事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孩子将来的成长。

笔者从事学校教育多年,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因此经常研究一些家庭教育现象。曾经有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整天在学校里爆粗口,同学们讨厌他,老师也为他头痛,但孩子却觉得自己这样说没有什么大不了。后来才了解到,这孩子的家长经常带一些朋友回到家里的别墅中打牌,孩子就在身边看。在牌桌上,这些人一边抽烟,一边打牌,更是一边爆粗口。慢慢地,孩子就被影响了。后来,老师找来孩子家长沟通,家长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孩子不但在学校被同学孤立,将来踏上社会也可能不受人欢迎。所以,家长对于学校的教育还是很支持的。由此,为了教育好孩子,我给家长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千万不能把那些狐朋狗友带到家中来。这位家长按照我们的要求做了,孩子也就一天天慢慢变好,后来还考上了学校的初中部。

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交友要慎重,对于自己有好处,对于孩子的成长更是大有裨益。

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

懂得承认错误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比如说德国总理为屠杀犹太人而下跪,都说膝下有黄金,但总理这一跪非但没有影响他的尊严,而且让他的人格显得更加高大,国家也因此赢得信誉。承认错误对于一个国家如此,家长与孩子相处之间亦如此。但有不少人在家中却从不道歉,尤其是作为家长,更不愿向孩子道歉。殊不知,家长学会并勇于向孩子道歉,正是家庭教育中的明智之举。

著名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有一次因心烦出手打了还不懂事的小女儿,恰好被在外屋的次子立雕看见了,就挺身出来批评父亲不该打小妹,且上纲上线说:“你自己是搞民主运动的,天天讲民主,在家里怎么就动手打人呢?”闻一多开始时一愣,静坐沉思少顷后,走到立雕面前,神情十分严肃认真地说:“我错了,不该打小妹。我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管教我的,所以我也用这样的办法来对待你们。希望你们记住,将来不要用这样的方法对待你们自己的孩子。”这样的道歉,无疑使父亲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显得特别高大。

父母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那么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也会懂得承认错误,一个懂得承认错误的人,他不可能坏到哪里去。如果父母居高临下,在孩子面前拒不认错,也会养成孩子这种性格。

做人难,做父母难,做一个有教育智慧的父母那是难上加难,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扮演的角色是在太多太多,但笔者认为,能把上面几个问题处理好,那么这位家长就成功了一半。

学大的老师分享的这篇家庭教育是母亲膝下的教育大家已经学习过了,相信看过的你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学到了很多的方法,为了孩子,大家一起努力吧!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